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在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,3个信号出现,明年房价或超乎想象?

2022-08-05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近两年,房地产正发生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变化,房企更加注重现金流,为了“活下去”哪怕是亏损也能接受,银......
7069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火电视剧 https://www.7069.xyz

近两年,房地产正发生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变化,房企更加注重现金流,为了“活下去”哪怕是亏损也能接受,银行依照央行的规定,对房企融资“放水”的水管明显进行节流,调控方面相比去年更加收紧,想要钻政策漏洞炒房不再现实,想要利用高杠杆投资住房更不可能,最终形成一个结果,房企选择降价或变着花样降价,为了保障土地财政的稳定,“限跌令”时常会给房企上一课,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部分房企甚至通过“购房送购物卡”等形式进行变相降价促销,难道房地产真的没有市场了吗?

很显然,目前房地产供大于求的说法并不完全对,根据七普数据显示,截止到到2020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63.89%,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(80%)低16.11%,比美国(82.7%)低18.81%,这还只是比例差距,我国总人口约美国的四倍,可以计算出我国的非城镇人口数量远大于发达国家,按照过去20年共计销售178亿平方米的商品房计算,平均每套房110平方米共计约1.6亿套房,平均每套房供3人居住,那么现有的商品房仅可满足4.8亿人居住,相比发达国家80%的城镇化率水平,很明显我国住宅供应仍然不足,再加上未来的老破小、老旧小区面临拆迁,对住房的需求也会更多,按照这个逻辑,房地产发展仍然有市场,然而,即便是在需求仍然较大的情况下,在房地产销售市场中体现得并不乐观。

楼市是否真有泡沫?

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当住房被赋予金融属性的那一刻起,就意味着房价难以“全国统一”形式发展,首先是土地价值本身就因城而异,其次是每个城市的购买力大小均不相同,最后是地方对住房的政策也不相同,最终形成房价最低的城市比如鹤岗仅有2千多元每平方米,最高的城市比如上海、深圳房价达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每平方米。

从百科对“楼市泡沫”的评定来看,通常情况下,1平方米单位中档商品房价格比当地人均收入超过5倍时,很容易造成楼市价格大幅下跌,当然也有不平常的情况,比如北京、深圳、上海在2021年平均房价均超过6万元/平方米,工资中位数往往能反映出大部分人工资收入情况,深圳、上海、北京的工资中位数约6000元左右,显然单位面积与人均收入比值达到10倍,然而这三个城市的房价并没有出现大幅下跌,这时市场供求规律便成为影响楼市泡沫破灭的必要基础,换言之,这些城市所供应的住房,目前能够跟收入较高的阶层需求相匹配,购买力能够在短期内支撑这样的房价,不过话说回来,目前房价没有出现大幅度下跌,并不代表泡沫没有达到临界点或者饱和阶段,三个信号出现,明年起房价或将超乎想象。

一、7个城市相继出台“限跌令”,防止房企恶意降价扰乱楼市秩序

这句话有些牵强,但事实就是这样,自8月份湖南岳阳市发布首个“限跌令”以来,已先后超过7个城市相继出台限跌令,比如沈阳、昆明、菏泽、唐山、江阴、株洲等城市,平时喜欢关注楼市的朋友大致都曾听闻,湖南长沙算是房价较为平稳的城市,岳阳同样如此,本身房价相对一二线城市而言并不算高,以至于随后出台“限跌令”的城市均有一个共同点,房价还未经历过大起就有大跌的势头,这对城市经济发展弊大于利,出台“限跌令”的诱因也十分明显,就是某龙头房企率先降价领跑,而这个龙头房企再次降价的缘由便是迫切的需要降低负债,这还得从央行、住建部从约谈12家重点房企后设立的“三道红线”说起,每一道红线都在约束房企的资金流转。

可以看出,整个房地产市场,从房企向金融机构、银行融资开始,就已经留下了“诟病”,在央行和住建部找到病根并决定彻底治愈诱因那一刻起,就意味着房企需要“从长计议”了,还未开发建设的楼盘损失尚且较小,而那些开发建设到中途过程的,要想快速爬到岸边,在面对市场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,以价换量是它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,龙头房企盘子大,所需要的现金流更多,需要更低的价格优势才能吸引购房者,其余小楼盘则大部分都在观望,由于拿地成本较为昂贵,舍不得割肉,但是员工、材料成本需要开销,所以这些小楼盘即便是降价,幅度也并不会很大,从这个信号来看,起码是有降价的苗头,而且是绝大多数房企都会面临的抉择。

二、10个房价“上涨型”城市被约谈,要求扛起城市主体责任

在这个节骨眼上,房价稍微涨势过猛就极容易被发现,对房价“上涨型”城市进行约谈其实也是一种“限涨”的行为,在2021年7月22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张其光接受采访时便首次提出“城市调控责任制”:针对房地产调控问题,要对调控工作不力、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坚决予以问责,同时在大局上,还将加强房地产金融管控,完善房企“三线”融资管理,落实银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,紧随其后在7月29日,住建部约谈银川、金华、泉州、徐州、惠州等5城,约谈目的殊途同归,房价调控不符合预期,导致房价涨幅过大。

三、央行第94次例会首次提及房地产,并强调“2个维护”

9月24日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94次例会在北京召开,此次会议除了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外,首次提及房地产,并表示要“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”,字面意思不难理解,既要从金融端确保楼市有一定“活跃度”,也就是防止发生如当年美国、日本的楼市泡沫破灭情形,又要确保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的合法权益,也就是确保购房者在网签后,房企能如期交付使用,这一点在期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,在我国的,房企的运作通常是资金高周转模式,银行下款缓慢、利息到期偿还等都可能成为压倒房企最后的一根稻草。

在房地产发展过程中,金融政策对房地产的影响最为深远,如果没有对住房信贷的支持,我国的房地产发展速度便不会如此之快,要想确保楼市稳定发展,金融资源还得跟上才行,只是此时的金融资源或将针对性进行倾斜,比如针对首套房或“卖一买一”改善型购房者给予特殊信贷政策照顾,而对那些多套房购房者金融资源进行收紧,这其实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,毕竟房子的本质是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,而非任由投资者炒作敛财。

明年房价或超乎想象?原央行副行长曾有“表态”

俗话说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对国家而言也不例外,经济实力在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时起着决定性作用,军事、教育、医疗、科技等都需要经济支撑,目前我国房地产总市值估值已超过450万亿元,超过欧盟、美国、日本的总和,是GDP总值的4.11倍,房价无论是上涨或下跌的波动,都会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容小觑的影响,正因为房地产在我国市值庞大,更应该确保楼市平稳下来,尤其是不可预知的楼市泡沫,银保监会郭树清明确指出:房地产泡沫将会是威胁到金融体系最大的“灰犀牛”,调控目的就是让这头“灰犀牛”软着陆,既不能让他摔疼又不能让他继续飘着。

正如原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所“表态”的观点一致:泡沫中狂欢的日子不多了,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。如何理解这句话可不能再保持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”的思维,在笔者看来,结合当下国家对楼市的调控方向,住房的金融性会逐步降低,只有降低了住房金融性,房子才不能在泡沫中狂欢,投资房产的人才会主动放弃炒房敛财,而在未来,我们所拥有的住房,或许就只是单纯的居住功能,这或将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现实,从今年初起,种种与众不同的调控政策来看,明年起,对房价的理解或将换一种思路:有市场需求或政策支持时,房价才能衡量房产价值,倘若没有市场需求或政策支持时,房价也就只是一串数字罢了。

对此,你认为今后的楼市会发展成什么样呢?欢迎下方留言一起讨论。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宛城新媒体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宛城新媒体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