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欢迎关注“新浪科技”的微信订阅号:techsina 欢迎关注“新浪科技”的微信订阅号:techsina 文 | LG 思邈 来源:智能车参考 大环境都很难,百度日子也不算好过。 在刚刚出炉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,百度总营收、核心业务营收,同比都在降。 但百度的经营依然算得上稳健。净利润同比涨了3%,环比大幅涨了43%,超出了市场预期。 更关键的是,在任正非都公开明确要把“寒气传递到每个人”的紧日子里,在华为都开始要求减少科研预算的时候……李彦宏再次强调对技术信仰的坚持,对技术研发投入的不动摇,照旧会是压强式、马拉松式地研发投入,越是困难时期,越要有理性的信心。他要把信心传导到每个人。 李彦宏相信,中国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中的巨大机会,百度会在其中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。 而且风起浮萍之末,百度最新财报中的一系列AI业务进展,也都在提供直观依据。 百度最新AI业务进展 最亮眼的是自动驾驶。 李彦宏在内部信中将之称为“正在构建革命性商业模式”。 其中Apollo Go,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,在第二季度提供了287000次乘车,截至7月20日,就已经完成了100万次的乘车纪录突破。 该项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领先,而且是遥遥领先。 百度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提供商。 目前百度在超过10个城市落地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,覆盖了中国所有一线城市,并且在北京、武汉和重庆都实现了全无人驾驶出租车商用运营。 配合落地进展的最新杀手锏是Apollo RT6,百度第六代量产无人车,把无人车的成本带到了历史性的25万元人民币。 并且展现出可以取消方向盘、刹车踏板的面向未来的正向设计。 Apollo RT6的推出,实际也到了百度自动驾驶在Robotaxi这条路线上的摊牌时刻。 按照百度之前的规划,以如此成本的车来部署,达到百城、上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,应该不再是难事。 而这种部署不光会带来订单数上的指数级增长,也会带来L4级自动驾驶数据迭代的闭环,尤其还是中国场景的复杂路况下。 之所以是“摊牌时刻”,正是大规模落地带来大规模数据,大规模数据帮助技术模型实现更大规模迭代跃迁,循环往复,百度自动驾驶的技术车轮,真正实现飞轮式跨越。 接下来真正能称得上百度自动驾驶对手的,或许只有马斯克治下的特斯拉。 而Robotaxi路线的推进,实际也会对自动驾驶的商用变现提供最强辅助。 李彦宏早已明确,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路径有三大方面: Robotaxi 智能量产车 智能交通 在量产车路线上,百度一手用集度造车打造样板间,另一手则提供智驾方案给车厂合作方。 在这次财报会议上,百度也首次对外披露了智驾合同数据,截至第二季度,百度在车厂合作合同金额方面,已经达到了103亿元,合作方包括比亚迪和东风等大厂。 并且接下来,包括座舱车载交互系统、高速和开放路况下的ANP领航辅助驾驶系统、AVP自主泊车系统和HD Map高清地图,都会以产品形式展开落地商用。 李彦宏则再次剧透爆料了集度首款量产车的细节。 集度首款量产车Robo-01,第一批很快就会下线,今年下半年就会接受下单和展开交付。 集度Robo-01会搭载ANP 3.0系统,李彦宏称之为百度最先进的智驾解决方案,可以完成P档到P档的端到端自动驾驶,标配自主泊车,以及通过语音互动就能从车内和车外控制车辆。 第一款车之外,集度第二款车,今年年底发布,2023年开始接受订单,2024年开始交付。 李彦宏强调,集度造车所体现的百度智能驾驶战略,就是将部分L4级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辅助驾驶功能之中,满足车厂智能驾驶功能方面的需求。 即业内常说的降维释放。 百度自动驾驶第三大商业化引擎智能交通,主要是通过ACE方案的落地输出。 在该季度财报中,百度披露ACE智能交通方案触达的城市,已经达到了51个,相比去年20个又翻了一番… 而之前也介绍过,这些城市级订单的统计标准,是按照单个千万级以上合同金额来算的。 实际上,自动驾驶方面的车路订单,也体现在百度智能云的增长上,所谓协同,正在发生。 在该季度,百度智能云的营收同比增长31%,环比增长10%,在IDC的公有云最新排名中,名列AI云供应商榜首。 在分析师会议上,轮岗负责智能云的百度高级副总裁沈抖也披露,智能交通已经成为百度智能云业务的最大增长变量之一。 在智能交通、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的城市级落地中,车路云一体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,而百度云的优势也在此展现,如果谈论云服务,百度或许称不上头号玩家,但如果谈论AI和智能化技术,百度则当仁不让。 沈抖还表示,百度智能云在第二季度,来自制造业,能源行业,公用事业和公共领域的云业务总营收近乎翻倍。 百度CFO罗戎则补充,云业务在第二季度持续实现了正利润率。 而来自智能云营收的增涨,毫无疑问也是百度在众生皆难的第二季度,能够实现营业利润率提升、利润同比增长的关键原因。 转型中的百度财绩 百度正在穿越周期,第二季度的财报再次强化了这一点。 穿越的还是一个从互联网商业时代向硬科技创新突破的周期。 战略转型,加之疫情带来的影响,百度呈现出这样的财报财绩表现: 首先,总营收为296亿元(约合44.3亿美元),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5%。 其中过去互联网商业时代的主营收入业务——网络营销收入,171亿元(约合25.5亿美元),同比下滑10%。 可以预见,百度这波战略转型,还未到动能引擎更换的时刻,所以大环境如此,网络营销,即互联网广告带来的收入,稳中微涨就算是胜利。 其次,百度第二季度净利润55.41亿元,同比增长3%,环比增长43%。 核心亮点在于利润率水平的提升,包括智能云在内的营收变现,正在来到规模化增长轨道。 更关键的是,百度净利润的增长,没有采取节流——砍研发、省成本的方式。 2022年第二季度,百度研发支出为62.92亿元(约合9.39亿美元),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。 百度在研发投入的节奏上,目前基本已经稳定在20%的营收占比。 无论是数额上,还是比例上,都维持着相当高的比例。 当然,这还不是全部。 或许是担心外部环境的影响,或许也是把信心传导到每一个人。 就在财报发布后,李彦宏以全员信的形式再次明确: 大环境再难,挑战再大,对于技术研发投入的信心不会变,对持续技术投入实现独一无二价值的信念不会变。 对于研发投入,依然会是压强式、马拉松式的。 这种对于技术创新、技术变革、技术改变世界的坚持,也是这几年百度这几年令人感慨的地方。 过去互联网商业化时代的问题或许无法回避,但百度所代表的中国硬科技创新精神,同样瞩目得绕不开。 冬寒方知松柏劲。 一家公司处于转型、逆风的时候,展现的本色,才是真底色。 百度这家公司吧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评价,但百度这家公司聚集的工程师、源流出的创新创业生态,确实中国独一份,代表着技术的领先性。 归根结底,这也跟掌舵者的底色有关。 高中时期的李彦宏、大学时期的李彦宏,硅谷工程师时期的李彦宏,就是最典型不过的理工男——只不过聪明一些,帅也明显一些 所以只要李彦宏在位掌舵,或许就不用担心这家公司在技术创新上的坚定性,也不用担心百度在技术创新周期里的未来潜力。 如果说搜索引擎是百度碗里的,那锅里的智能云,地里的自动驾驶,以及已经来到产业视野的量子计算,每一个都是足够颠覆现有商业模式的技术变革,每一个的想象力都超越了当前百度本身。 再难不会难研发,还发生在此时此刻的百度,够孤勇,够自信。 (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立场。) 文章关键词: 网络文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' + _substr(uids[i].name, 0, 14) + ' ' + _substr(uids[i].v_reason, 0, 16) + ' 在这里读懂智能汽车变革 丰庭智能影音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